
工信部已经明确要求,7月1日起取消移动流量漫游费,并鼓励基础电信企业推出大流量套餐等流量降费举措,让移动流量平均单价年内降低30%以上。
然而,移动流量平均单价年内要降3成多并不容易,除了低价套餐有悄悄涨价的,高价的不限量套餐也让消费者闹心。
运营商普遍推出了各种视频不限流量套餐,虽然上面常用斗大的字体写着“不限量”的字样,但页面上通常又用不起眼的小字写着流量并不包括“视频内插播广告、弹幕、第三方广告、直播类视频”等。
广告和弹幕的流量还得用户在不限量视频流量套餐外单独付钱,难道用户就应该自己花钱买流量来看广告吗?对此,运营商世界网CEO康钊认为,确实是运营商与视频提供商自己的广告等内容,就不应该再将费用转嫁给消费者,这方面运营商的做法确实有待改进。
不仅视频不限流量套餐有限制,三大运营商推出的各种不限流量的基础套餐,虽然广告上基本都大写着“不限量”、“任性用”等字样,但使用一定流量后“限速”却也是普遍现象,并受到了一定质疑。
对此通讯产业专家项立刚曾公开表示,美国运营商AT&T曾真正推出过完全不限量的套餐,但很快发现这是一个自杀式行为,不少用户把手机当成上网卡,一个月能跑出几百GB流量。国内公开报道也显示,西南某省电信公司因大量甩卖无限量套餐卡,长时间上网用户太多造成基站负载过大,结果导致部分区域的人都上不了网。
“国内3G时代也曾有过完全不限量的套餐,但有人就把它当成整个公司或者网吧的WiFi使用,造成局部网络堵塞甚至瘫痪。目前,全球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不限流量套餐。”康钊向本报记者表示,“套餐限量确实有其客观原因,运营商的问题在于不应使用‘不限量’这种容易导致误解的措辞。”
上一篇:移动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| 下一篇:三大运营商的差异化之路 |